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19
编号:13723949
中药联合饮食控制、运动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5日 祝嫦
第1页

    参见附件。

     本研究以中药为基础,配合饮食控制及运动干预能有效降低血脂,控制患者体重,促进肝脏脂肪代谢。在具体临床应用过程中,与中药辨病辨证相结合,根据患者痰湿瘀阻证加减变化制定个体化方案。3个月疗程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体重指数、ALT、AST、TC、TG、HDL、LDL、肝CT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体重指数、ALT、AST、LDL、肝脾CT值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中医药联合饮食控制、运动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能明显控制患者体重,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防止或减轻肝脏脂肪浸润,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达芬,白行官,韦安暄,等.消痰降脂方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14(9):153-155.

    [2]中华肝脏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 (草案)[J].肝脏,2001,6(3):附2.

    [3]胡智阗,车念聪,夏蓉,等.二陈汤和桃红四物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胰岛素抵抗影响的动态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药,2009,10(4):96-99.

    [4]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3):163-166.

    [5]郑莜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科技医药出版社,2002:58.

    [6]刘小凤,郑海南,王伟兰.加味二陈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和机理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4,4(4):72-73.

    [7]孙月枝,李红德.综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0,26(2):8-11.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行)[S].2003:24.

    [9]陈珺明,田淑霞,王兵,等.复方中药联合行为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90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20(4):336-340.

    [10]李军祥,陈润花,苏冬梅,等.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述评[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8(14):144.

    (收稿日期:2013-01-16) (编辑:程旭然)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